|
作者:国大 (2008/10/22 22:58:42) |
回复此贴 |
|
|
作者:国大 (2008/10/29 15:36:14) |
回复此贴 |
|
龚尚发怎么可能受到管制了..从头到尾,他本人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40年代中期的时候,龚尚发作为黄埔军校毕业生当中的佼佼者,进入国防部任职,这是被喻为国民党的新一代将星.这比一般的黄埔军校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各中央军和地方军任职是有很大区别和优势的..在国防部工作期间,参与过后期抗日和收复失地等工作..国共内战时期,军衔已经先后升为少校和中校..这个晋升是比较快的了..49年南京解放,他本人本来是可以优先撤离台湾的,他的老婆都已经撤到台湾了..但他本人有点不愿意离开大陆,家土观念有点强了..呵呵..之后随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成都,重庆等地..在重庆期间,战斗至最后时刻,考虑与人民解放军谈判(实际上就当时情况继续抵抗已经豪无意义,再加上受其二弟等人影响),最后是部队停止抵抗,按照起义部队对待,他本人之后也加入人民解放军,保留团级待遇,在解放军这边服役两年多,因他本人是黄埔毕业,又学过通信电报技术,这在当时已经属于难得的高级人才了.所以在解放军这边服役期间,受到重用,并对部队通信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之后从部队退役,有点用完了就甩的感觉...呵呵..之后的近60年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运动,但最终转危为安..其重要原因就是他在不同时期都受到相当的保护,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是受到其二弟的保护,二弟当时已经是解放军这边的团级干部了,并在天津警备厅任要职..六七年代期间,又受到其两位堂弟的保护(两人当时分别任宜都县革委会主任和宜都县委书记),到了80,90年代又受到其四弟的照顾,四弟时任宜都市市长..他本人的毛笔字可以说是写的相当好了,再加上他本人不断的学习能力(当时的黄埔可是比现在的清华北大还难考,黄埔每届在全国也只招生几百人了)和奋斗精神可以说为其后辈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无奈造化弄人,刚刚步入军界准备有所建树的一位年轻军官,就这样陨落在60年前国共两党的那场生死大战之中..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和他的二弟身为不同的阵营,却也始终未有兵戎相见..手足相残..晚年时期,身着中山装,瓜皮帽和一身西装,墨镜的二弟在老家宜都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国共两党历史的一段缩影..... |
|
作者:123.120.2.* (2008/10/29 22:56:18) |
回复此贴 |
|
24楼的,呵呵..你好!很高兴能认识你了,我的qq 844303010 |
|
作者:123.120.2.* (2008/10/29 23:26:47) |
回复此贴 |
|
|
作者:国大 (2008/10/31 18:32:27) |
回复此贴 |
|
|
|